一、犯罪中止特點具體是怎樣的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二、犯罪中止如何處罰
刑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中止犯的處罰原則較為特殊,首先明確是“應當”從寬處罰而非如同預備犯、未遂犯那樣“可以”從寬處罰;其次,注意對中止犯的處罰也不同于預備犯、未遂犯那樣比照既遂犯進行處罰;其三,明確對中止犯的處罰關鍵看是否造成損害結果,對于造成損害結果的,應當減輕處罰,未造成損害結果的,應當免除處罰。
犯罪中止有兩種結果:沒有造成損害或是造成了損害。我國刑法對這兩種結果分別制定了處罰原則,即沒有造成損害的,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減輕處罰。換言之,是否造成損害,不是構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處罰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在犯罪的預備階段和實行行為階段,其實都是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就是我們說的中止犯。而在對中止犯進行處罰的時候,首先需要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先確定構成什么罪名,應當在什么幅度內量刑,之后按照《刑法》中的規定,若,犯罪中止沒有造成損害的,則應當對其免除處罰。就算是有造成損害,也應當對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置二手房買家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1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