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主觀上是怎么要求的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二、犯罪預備算犯罪嗎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犯罪預備的處罰,必須要認定行為屬于犯罪預備。根據《測法》第22條規定:為了犯罪 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已經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即已經實施了準備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而不是單純的犯意表示。
(2)罪行為必須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如果犯罪行為沒有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則構成其他犯罪形態。
(3)罪行為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為人以內的原因停止犯罪,則是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通常都是為了之后順利和完成犯罪而做準備工作,就包括踩點、準備犯罪工具、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等等。由于犯罪預備是出現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之前,也就意味著在實行行為著手之后即使因為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停下來了,也不會成立犯罪預備。根據《刑法》中的規定,成立犯罪預備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與信賴利益有什么區別
2021-02-16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