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不知道報案犯罪中止后還會坐牢嗎?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
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犯罪中止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
3、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4、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綜上所述,嫌疑人不知道受害人家屬報案的情況下,主動放棄犯罪,中止錯誤行徑應當認定為犯罪中止。對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通常不會判刑,免于處罰,這樣嫌疑人不會關押到監獄坐牢。這里要注意,犯罪中止不同于未遂,在處罰上比未遂要輕。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殘廢
2021-02-17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