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有效性是什么意思?
有效性指危害結果沒有發生。即使行為人自動放棄或積極努力防止,但結果仍發生了, 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這是一條精練概括性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態有復合之處,單根據法條的規定是難以準確認定的,需要對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有一個清楚的把握。檢察機關在提起公訴時對這一個犯罪情節也應該有清楚的認識。
二、種類
(一)根據其發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
1、預備中止
即發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
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
即發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
3、實行終了的中止
即發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
(二)根據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
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
2、積極中止
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生的中止。
三、犯罪過程
刑法第24條規定的“在犯罪過程中”,是指從犯罪預備起到犯罪既遂前的全過程。 其中包括犯罪的預備、著手、實行和行為實施完畢之后追求的結果發生之前。如果犯罪已經既遂,即犯罪分子追求的結果已經發生,則無中止,即理論上所說的“既遂之后無中止”。例如,陳某趁珠寶柜臺的售貨員接待其他顧客時,伸手從柜臺內拿出一個價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繼續在柜臺邊假裝觀看,幾分鐘后售貨員發現了少了一個戒指并懷疑陳某,便立即報告保安人員,陳某見狀,速將戒指扔回柜臺內后逃離,關于本案,陳某的盜竊行為已經既遂,陳某將戒指扔回柜臺內不屬于中止行為,陳某將戒指扔回柜臺內屬于犯罪既遂后返還財物的行為。就盜竊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為人是否控制了財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為人沒有控制財物,但只要被害人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的,也成立盜竊既遂。
如果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出現了犯罪中止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造成損害則免除處罰,如果造成的損害則會減輕處罰的力度,因為犯罪分子如果做出了犯罪中止的行為后,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事人意識到了犯罪的危害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悔過意識。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