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要素包括哪些?
犯罪中止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
(1)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
(2)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
(3)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3、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4、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二、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1、時間條件:發生在犯罪過程中:包括犯罪預備階段、實行階段。
(1)犯罪既遂以后,返還原物、賠償損失,只能算犯罪后的悔罪表現,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2)如果在犯罪過程中遭遇客觀障礙,明顯地告一段落歸于未遂的,一般認定是未遂。即使事后行為人積極采取措施救助被害人的,也不成立犯罪中止。
2、主觀條件:中止的自動性。--"能"達目的而"不欲""能"與"不能"應以行為人的認識為標準。雖然存在客觀障礙,但行為人沒有認識到,而自愿中止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行為人認識到了客觀障礙,但同時認為該客觀障礙并不足以阻止其繼續犯罪,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放棄犯罪的,也應認定為是成立犯罪中止。
成立犯罪中止要求是在犯罪的過程中,就包括預備犯罪、實行犯罪和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中。換言之,要是在這些過程之外,則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在對中止犯的處罰上面,按照《刑法》中的規定來看,要是實施了中止行為之后,同時沒有造成損害的,則應當對行為人免除處罰;而要是有造成損害的話,則也是應當對行為人減輕處罰。
平時生活當中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因為意志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們行為發生中止,實際上犯罪行為也有此種情況的發生,因此法律作出了非常完備的規制,無論是從犯罪中止的認定標準以及成立之后的量刑標準都有一套完整的規則。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同時履行嗎
2021-01-01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