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與犯罪著手是否一樣?
犯罪預備與犯罪著手是不一樣的,刑罰的本質(zhì)目的在于通過對犯罪行為實施者的懲罰,起到威懾和預防犯罪的作用。犯罪預備雖然還沒有實施犯罪,客觀上沒有造成損害,但對社會是存在著顯而易見的潛在危害的,如不加以制止和懲罰,無疑最終會導致犯罪的實施,給社會造成重大損害。
所以,我國刑法在第二十二條中規(guī)定對預備犯也應予以刑事處罰,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有區(qū)別嗎?
1、簡介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jié)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
2、構(gòu)成要件
我國現(xiàn)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jié)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p>
犯罪預備: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jù)。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
3、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
犯罪中止:根據(jù)其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根據(jù)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國家所進行的一些犯罪方面的打擊的話是分不同情況的,并不是一概而論,比如說犯罪預備和犯罪著手是兩種不同階段的過程,犯罪預備為正式的進行犯罪活動只是主觀上具有一定的意圖,并且從事了準備的活動。
如何區(qū)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探視權(quán),怎么終止探視權(quán)
2021-03-11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3-03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chǎn)品大有學問
2021-01-20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shù)臍w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保險經(jīng)紀機構(gòu)監(jiān)管規(guī)定
2021-01-04荒山承包變工業(yè)用地可以嗎
2021-03-09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