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糾紛有法律規定入罪嗎?
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是不同的,兩者在嚴重程度、適用法律、處罰措施等都存在區別,刑事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我國刑法第13條前半部分規定了犯罪定義,在但書中又明確規定:“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里是指行為雖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情節明顯不嚴重、不惡劣,危害很小,因而不構成犯罪。對“不認為是犯罪”不能理解為不以犯罪論處或免予刑事處分,而應當理解為不構成犯罪。
二、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的區別
刑事責任與侵權民事責任同屬法律責任,在構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須違法行為的存在,基本上都要考慮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都重視對因果關系的考察等等。但是就現代社會而論,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二者也是明顯的區別:
第一,兩者產生的前提不同。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是犯罪行為,因而刑事責任與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而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是違反民事義務,因而民事責任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有著必須的聯系。
第二,責任承擔的主體不同。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人對國家承擔責任。而民事責任是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人對被侵害人承擔責任而不是向社會或國家承擔責任,因而是否實際地追究民事責任,可以被侵害人的意志為轉移,民事侵權行為人可因被侵害人的同意而被免除責任。
第 三,主觀方面不同。刑事責任的成立一般以犯罪人的故意為常態,刑事責任的成立及大小受行為意志狀態和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影響,對于過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文 規定為犯罪時,才可以認定為犯罪,而民事責任絕大多數是因過失行為所導致的,其責任范圍一般也不受主觀惡性大小的影響。
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對相關刑事案件進行處罰時,還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至于民事責任應當怎么承擔,就要根據具體的案情來確定,一般需要在對民事賠償責任進行處理后再追究相關刑事責任,這樣可以減輕有關刑事責任。
民事糾紛怎么處理,如何解決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怎么處理了?
民事糾紛去法院起訴怎么收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2021-03-07興寧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