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了哪些形式?
刑法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
2、過于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刑法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的刑事處罰原則是什么?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3、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有些犯罪的發生不是由犯罪分子故意為之,而是屬于過失犯罪,我國法律將過失犯罪分為兩種形式,過于自信的過失及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從刑事處罰原則上看,對過失犯罪是從輕的。畢竟其和故意犯罪相比,主觀上不存在惡意。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污染環境罪是故意還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了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再要求公司賠償嗎
2020-11-30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