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死亡算工傷嗎?
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過失犯罪引起的傷害可以申請工傷的認定,但是不是屬于工傷事故要等認定結果出來才能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職工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犯罪在主觀心態上包含故意和過失兩種形態,相應的犯罪也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犯罪,對于故意犯罪者即使自己在犯罪過程中發生傷亡,不應當按工傷處理這是無異議的。但是過失犯罪,按照《條例》的規定,就完全排除了過失行為自身傷亡者享受工傷的可能性,這樣的規定顯然與世界同行的工傷保險中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相沖突了。無論過失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導致的危害后果是否嚴重,都不能改變行為的過失性質,也就是說過失行為者發生傷亡,按照無過錯責任原則應當享受工傷待遇。為了在工傷保險中貫徹無過錯責任原則,應當在《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條件的“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規定中在犯罪之前加上“故意”二字,將勞動過程中的過失犯罪又導致自身傷亡的勞動者,納入工傷保險范圍,使他們享受到工傷保險待遇。
二、過失犯罪的兩種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綜合上面所說的,過失犯罪一般就是在自己不經意的時候犯的錯,而對于在工作中只要不是故意的去犯罪而傷害他人,那么這種行為一般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得到工傷部門的認可,最主要的就是要看案件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辦理。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工作時間受傷是工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吸毒不構成犯罪情況下處罰幾日以上拘留
2020-11-27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