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集資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如何區分?
非法集資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的區分,從其特征入手,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自然人犯罪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實施的犯罪。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
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
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
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單位犯罪刑事處罰
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的解釋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第三十條的含義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如何適用刑法有關規定的問題,解釋如下: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現實生活當中,不論是非法集資的罪行,還是說其他類型的罪名,他都有可能是由單位構成,也可能由自然人構成,所以要想進行一個區別對待的話,那么就需要看到在這個犯罪的具體活動當中,單位的決策意志是否影響到犯罪活動的產生。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取得實施強制許可單位可以允許他人實施嗎
2020-12-21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