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犯罪過失犯罪異同點是什么?
主觀意識不同: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而過失犯罪是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
刑事處罰不同: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而且必須是過失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
結果對定罪影響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慮結果,只要有主觀故意,即可構成犯罪,結果只是對量刑有影響。而過失犯罪必須是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沒有造成不會構成犯罪。
故意犯罪過失犯罪的相同點是都已經給社會和他人造成的損害結果。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刑事犯罪大體程度上就是分成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從兩者的定義上其實也能區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拋開犯罪這種行為來說,現實生活中,相信大多數人對于別人無心犯下的過錯都有意原諒,但是故意侵犯自己的這些人,造成的感覺就比較厭煩了。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變更要換營業執照嗎
2021-02-20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