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的行為行所產生的特征有哪些?
(一)違反法律直接規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規定的罪名,才構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則:“法無規定不為罪”,嚴禁“類推”。以《刑法》確定罪名為準。
(二)負有法定義務。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
例如;母親拒絕嬰兒喂奶,造成嬰兒死亡的。屬于不作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絕履行的行為。是指能夠有條件作為,而拒絕履行作為的行為。
《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達到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二、不作為犯罪的犯罪分類
1、純正不作為犯
純正不作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規定的只能由不作為構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義務為構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說,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行為人的行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規定的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都可根據法律的規定定罪量刑,因此,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成立必須以構成要件齊備為前提。例如,遺棄罪,拒不救援友鄰部隊罪等。所謂“純正”指的是該類犯罪只能由不作為行為構成,而不能由作為行為構成。同時,在純正不作為犯罪的犯罪構成中,對法定義務的違反,是該類犯罪成立的前提,也是該類犯罪構成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中的重要內容。
2、不純正不作為犯
所謂不純正不作為犯,是指行為人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的通常以作為形式實施的犯罪,例如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甚至放任更嚴重危害后果發生的間接故意殺人案件等。
在大陸法系國家的刑法學者眼中,對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認識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1)認為不純正不作為犯是行為人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通常以作為形式實施的犯罪。該觀點是我國目前的通說。
(2)認為以不作為的方式實現了法規中以作為形式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叫不純正不作為犯。這種觀點是日本目前的通說。
(3)認為不實施法律期待的一定行為并因此而導致一定結果構成的犯罪叫不純正不作為犯。這種觀點目前是德國的通說。
不純正不作為犯是不作為犯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犯罪形態,其構成之復雜,再加之我國目前對于不純正不作為犯罪只是通過刑法理論予以確認,在現行刑法中并無相關明文規定,因此對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認定比較困難。
3、混合不作為犯
我國有學者根據刑法分則對具體犯罪的不作為模式,除了把不作為犯分為純正不作為犯和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外,還提出了另外一種不作為犯,即混合不作為犯。所謂混合不作為犯的表述為“混合不作為犯是指既有作為又有不作為共同構成的犯罪形態”,“混合不作為犯的特點在于作為與不作為必須同時存在才能構成犯罪,如果只有作為或者只有不作為,則不能成立該犯罪”,例如我國現行刑法規定的抗稅罪和走私罪便同時包含作為和不作為兩種行為。在抗稅罪中不交稅是不作為行為,抗拒收稅則是作為行為;同樣,在走私罪中,不如實申報出入境物品是一種不作為行為,逃避海關檢查卻是作為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作為犯罪的犯罪就是執法人員不履行自己的合法責任,而且我國也是專門的給出了相關的特征,就是為了可以讓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根據此特征來進行定罪,所以,作為執法人員不要積極的人民服務。
不作為犯罪類型都有哪些?
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判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執法打人以執行公務為由否認違法該怎么辦
2020-11-27行政拘留后調解還能撤銷嗎
2021-01-27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