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規定,法院采取簡易程序審理的(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立案后5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15日答辯期,期滿后即可開庭,3個月內結案;法院采取普通程序審理的(案情較為復雜,爭議較大或者案件爭議標的較大、案件影響較廣的)立案后5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15日答辯期,30日的舉證期限(15日答辯期可以覆蓋),舉證期滿后即可開庭,6個月內結案,案情特別復雜的,可向本院院長申請延長6個月,在不能審結的,再向上級法院申請延長6個月,期內必須審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關于普通程序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一十四條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一十五條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關于簡易程序的規定
第一百四十三條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規定,法院受理到開庭的時間應該根據糾紛案件的復雜程度而定,如果是使用簡易程序的,則15日內就可以開庭審判。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網上簽的網絡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2021-02-10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