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后犯罪中止會被判刑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一般來說,犯罪中止是在犯罪進行之中,因為嫌疑人的一些原因而停止犯罪。具體犯罪中止是否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如果沒有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那么就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法律規定,那么就需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偷拍照片視頻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16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被執法人員毆打怎么辦
2021-03-18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