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樣預備犯罪的定義是什么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
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
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于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亦可稱為預備犯罪)。犯罪預備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
二、犯罪預備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1、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2、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犯罪預備的社會危害性顯著低于犯罪既遂,所以我國刑法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二十二條 【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綜上所述,預備犯罪的定義是嫌疑人在主觀上是具有犯罪目的的,所以對于預備犯罪是仍然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但會根據其并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實際的造成危害,所以會對比既遂犯從輕處罰。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