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了東西又返還是犯罪未遂嗎?
一個人把東西偷了又還回去,算犯罪。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偷了別人的東西后又將東西還回去的,如果偷盜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就會構成盜竊罪既遂,而將財物還回去的,是屬于投案自首的表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偷東西還回去不構成犯罪中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
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
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綜合上面所說的,偷東西就是屬于盜竊的行為,但如果又返還了此財物,那么這種行為就是自首,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實際的案件情況來辦理,對于這種行為是不會存在有未遂的情節在里面,所以,不同的案件就會作不同的處理。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行為犯是否有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決定撤訴,法院會怎樣辦理?
2020-11-25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