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徇私枉法案的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行為人在主觀方面必須表現為故意,如果行為人是因為過失而有徇私枉法行為的,一般不認為構成徇私枉法罪。
(一)對明知是無罪的人使他受追訴的行為。
所謂無罪的人,既包括根本上無違法犯罪事實的人,也包括雖有違法行為但依法不構成犯罪的人,還包括雖然構成犯罪但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依法不應追究,如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所謂使他受追訴,是指對無罪人員不應該進行偵查、起訴、審判等刑事訴訟活動,但為了徇私徇情,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對無罪的人立案偵查、起訴或審判。
(二)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行為。
所謂有罪的人,是指構成犯罪并且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人。所謂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訴,是指故意包庇使其不受偵查(含采用強制性措施)、起訴或者審判,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全部的犯罪事實,也可以是部分的犯罪事實和情節。此外,故意違背事實真相,違法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實際放任不管,致使犯罪嫌疑人逃避刑事追訴的,以及司法機關專業技術人員在辦案中故意提供虛假材料和意見,或者故意作虛假鑒定,嚴重影響刑事追訴活動的等等,都應以該罪論處。
(三)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所謂枉法裁判,則是指有罪判無罪,多罪判少罪,無罪判有罪,少罪判多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與前兩種情況不同是上述兩者可以發生在刑事訴訟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過程中,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都可以成為行為的主體而構成該罪;而這種情況則僅發生往刑事審判過程中,只有刑事審判人員才能實施這種行為而構成該罪。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明知是無罪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明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進行立案、偵查(含采取強制措施)、起訴、審判的;
2、對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對明知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偵查(含采取強制措施)、起訴、審判的;
3、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或者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無正當理由中斷偵查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
4、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判決、裁定,即有罪判無罪、無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追訴,不追訴、枉法裁判行為。
綜上所述,關于徇私枉法案的犯罪構成中行為人在主觀方面主要表現為故意,而且其犯罪主體都是指司法工作人員,而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是不同的兩者,其在根本的犯罪手段和時間上都是不同的。
徇私枉法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哪些區別
徇私枉法罪有哪些客觀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3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04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保險公司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