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立案后再報案訴訟時效怎么算
權利人向司法機關主張權利的時候,如果司法機關不立案的,訴訟時效就會中斷,訴訟時效就會重新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五條權利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從其報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斷。
上述機關決定不立案、撤銷案件、不起訴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立案、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刑事案件進入審理階段,訴訟時效期間從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
二、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
訴訟時效新增:
一是將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延長為三年,以適應社會生活中新的情況不斷出現,交易方式與類型不斷創新,權利義務關系更趨復雜的現實情況與司法實踐,有利于建設誠信社會,更好地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二是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后訴訟時效的特殊起算點,給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后提供尋求法律救濟的機會,保護未成年人利益。
《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三、訴訟時效的意義
1.有利于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保護交易安全。
時效制度以強制性規范指明法律對民事權利的保護期限,可以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避免久遠債務對現實經濟秩序的沖擊,因而有利于穩定經濟秩序。通常情況下,權利人可以基于其權利推翻現實的事實關系,恢復其權利關系,或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但是,如果一種事實關系存在已久,必然引起社會對它的信賴,基于該種信賴,人們不免要在現存財產關系的基礎上發生各種民事法律關系,即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事實關系,基于這一事實關系可能發生一系列事實關系,若無時效制度,不管經過多久,權利都受法律保護,就可能出現久遠的權利沖擊現實經濟生活的情況,使人們對交易缺乏安全感。反之,若法律保護久已存在并為社會信賴的事實關系,則可收到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保護交易安全之功效,而且,可以調動占有人使用、改良物的積極性,達到物盡其用。從另一方面看問題,當權利受到侵害后,權利人長期漠然置之,不采取措施尋求法律保護,推定權利人放棄權利也是順理成章的。
2.便利法院的審判工作。
司法機關裁判案件須以證據證明的法律事實為依據,而證據是以一定方式存在于客觀世界的。如果經過的時間太長,則當事人難以就自己的主張舉證,司法機關也難以確認案件事實。確立時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時效制度可以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避免因年代久遠,證據滅失,事實難以查清所帶來的困難。而且時效期間屆滿本身就是法院裁判的根據,當時效期間屆滿時,法院可直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3.有利于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
時效制度以強制性規范規定權利的保護期間,利用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促使人們關心自己的權利,及時行使權利。西方有句法諺:“法律幫助勤勉人,不幫睡眠人。”即防止“躺在權利上睡眠的人”。所以時效制度的確定能促使權利人積極行使權利,權利人如不及時行使權利,就可能導致一定權利的喪失或不受法律保護,這就促使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不立案后再報案訴訟時效怎么算”問題進行的解答,權利人向司法機關主張權利的時候,如果司法機關不立案的,訴訟時效就會中斷,訴訟時效就會重新計算。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