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對于因分期履行的借款合同而生的債權,其訴訟時效應按每一期的期限屆滿日分別起算還是從最后一期屆滿后起算,存在爭議。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故對于約定分期償還的借款合同,應從每一次的償還期限屆滿之日分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另一種意見認為,對于同一筆完整的借款,雖然規定了不同的償還日期,但訴訟時效期間仍應從最后的償還日期開始計算,否則將一個完整的法律關系割裂開來,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權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4月6日,針對云南高院的批復法函〔2004〕22號《關于分期履行合同訴訟時效期間應如何計算問題的答復》:對于分期履行合同的每一期債務發生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筆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的次日起算。因此,應當認定在借款合同約定分期履行的情況下,實際是將整體的債權分為若干個履行期限,甚至是法律后果互不相同的、相對獨立的債權。根據《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的規定,應從每筆相對獨立的債權履行期限屆滿時分別計算。
未定履行期限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計算
根據《合同法》第62條第(四)項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此,沒有約定履行期限或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借款合同,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訴訟時效從債權人催告后、必要的債務履行準備期屆滿之次日起計算,但自債的關系成立時起超過20年,不予保護。因此,對于未定履行期限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起算應從債權人主張權利而債務人拒不履行義務時開始計算,或者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結束的次日開始計算。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和他人簽訂分期借款合同的話,我們需要仔細的計算訴訟時效,如果訴訟時效已經過期,還沒有進行起訴的話那么可能這個錢我們就要不回來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