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為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1、成立法理
通過分析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特定義務,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成立要件已呼之欲出,那就是:首先,行為人負有特定義務。其次,實際發生了法益危害結果。最后,危害結果與行為人的不作為之間具有必然或相當的因果關系。
就本質而言,不純正不作為犯罪與作為形式的犯罪具有同樣的犯罪構成要件。只不過,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違反刑法的“作為”形態有所變形,行為人的行為完成于法益危險狀態產生之前,同時行為人在這一危險狀態與法益現實的危害結果之間的時空間隔中有履行特定義務的現實可能性,其履行特定義務不僅足以產生避免法益危害結果出現的可能性,還足以表明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并不抱希望或放任的態度(相對于故意犯罪而言),或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已盡到足夠的注意義務(相當于過失犯罪而言)。但是,行為人并不履行該特定義務,法益危害結果也符合規律地發生了。這樣,行為人在法益危險狀態產生之前的“作為”與之后的“不作為”結合成一個完整的行為體系,且與法益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相當的因果關系,其行為與作為犯罪的行為一樣,符合了犯罪的全部構成要素。因此,應當認為,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定罪完全統一于罪刑法定原則。
2、先行行為
不純正不作為犯罪中的特定義務是由犯罪人的先行行為引起的。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先行行為具有以下內在特征:
第一,危險性。在客觀上,行為人的先行行為要導致刑法所保護的某種社會關系處于危險狀態。
第二,過錯性。行為人的先行行為的過錯性或是明顯表露于外,或是隱藏于內,需要結合其后續的不作為才能予以判斷。但無論如何,具有過錯性方成其為先行行為。
第三,舉動性。消極的不作為不成其為先行行為。如果先行行為是不作為,則意味著法益危害結果均系不作為所導致,對行為人定罪就須依刑法的明文規定。這樣定罪就是純正不作為犯罪問題,而不是不純正不作為犯罪問題。
第四,意志性。該先行行為必須處于行為人的意志控制之內,并體現行為人的意志,即主觀方面。
第五,同一性。先行行為體現出來的行為人主觀狀態,同定罪罪名所要求的犯罪行為的主觀狀態必然一致。先行行為是過失導致危險狀態的,只能定行為人不純正不作為的過失犯罪;反之,故意造成危險狀態的,則定性為不純正不作為的故意犯罪。
第六,隱蔽性。孤立地看待先行行為往往是沒有重大社會危害性的,甚至可以說常人也經常性地犯這樣的錯誤,它只有結合行為人后續的不作為才能體現出重大的社會危害性。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不作為犯罪首先需要有作為的義務,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不作為,有了作為義務但是不履行,因此導致一定的法益侵害結果,且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么行為人就構成不作為犯罪。
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判罰是怎樣的?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2020-12-17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如何請律師
2021-03-06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