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一般民事訴訟時效為幾年
不同的案子訴訟時效期間是不一樣的。一般是三年,有的是一年。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通則》是這么規定的: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訴訟時效中斷最為直接的法律后果是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契稅延期交會有滯納金嗎
2021-02-20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