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予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予批準逮捕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情形主要是指沒有犯罪事實或者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依法不應該追究刑事責任的不逮捕,包括:
1、不可抗力行為造成損失;
2、行為人不滿十四周歲;
3、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4、犯罪已過追訴時效的;
5、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第二種情形是指對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不逮捕,包括:
1、證據所證明的事實不構成犯罪的;
2、僅有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無其他證據印證的;
3、證明有無犯罪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重大矛盾且難以排除的等9種情形。
第三種情形是指雖然有犯罪但是沒有逮捕必要的,包括: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偶犯等七種情形。
逮捕人犯,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要求逮捕人犯時,必須報請人民檢察院批準。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不應逮捕的,依法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立即將被拘留者釋放。如公安機關對不批準逮捕決定持有異議,可以要求復議,意見不被接受時還可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判決是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后果而定的,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犯罪事實輕微的,并不構成刑事責任的情況,那么顯然是可以不予批捕處理的,具體情況下可以基于實際情況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子需要哪些程序?
2021-02-12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