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主體是指什么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二、犯罪主體有什么意義
1、定罪意義
犯罪主體是犯罪構成必備的條件之一。任何犯罪都有主體,即任何犯罪都有犯罪行為的實施者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者。犯罪主體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只有具備法律所要求的犯罪主體條件的人,才能構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責任。不符合特殊主體條件的人,不能構成特殊主體的犯罪。犯罪條件的具備,是行為人具備犯罪主觀要件的前提,也是對犯罪人適用刑罰目的的基礎。
例如關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關于無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等,對于正確認定犯罪,劃清罪與非罪以及應否追究刑事責任的界限,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2、量刑意義
在具備犯罪主體要件的同樣情況下,犯罪主體的具體情況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體情況又影響到刑事責任的大小程度。
例如:我國刑法典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又如:刑法典第307條第1款、第2款分別規定了妨害作證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其第3款規定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這些都說明了犯罪主體的不同對量刑的重要影響。
自然人和單位都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我國《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例如刑法規定,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犯罪主體要件是什么
走私文物罪犯罪主體如何認定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