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接故意犯罪量刑應該怎樣判處
間接故意犯罪會判刑,根據犯罪嫌疑人所觸犯具體的刑法等法規,來確定其所受到的處罰。也就是說先看行為人所犯下的是什么罪,再根據這個罪名的量刑來定刑。《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即行為人表述的心理態度,放任行為危害結果發生為間接故意犯罪。
二、直接故意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的區別:
犯罪的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同屬犯罪故意的范疇。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從認識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者不同之處在于:
(1)從認識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
(2)從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有觀點認為,明知結果的必然發生而持放任態度時,也應屬于間接故意。我們認為不存在行為人認識到結果必然發生而加以放任的情況,因為放任是對危害社會的結果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其前提是危害結果存在發生與不發生這兩種可能性時,只有如此,行為人才可能存在發生也可以不發生也可以的心理態度。
三、間接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的區別:
間接故意和過失的相同之處:二者都是預見到了危害結果可能發生。
不同點是:間接故意是在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采取的態度是放任,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漠然,認為發生危害結果也無所謂,采取這種放任的態度,漠視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是間接故意,
而過失犯罪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是輕信可以避免。在主觀上,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者的區別就在于主觀上對危害結果的態度不同。由于這種態度的不同,對社會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過失犯罪就比間接故意輕一些。
對于間接故意犯罪人員的罪行判處時,還應結合案件當事人的主觀意愿和采取的態度,對違法人員進行處罰。如犯罪人員對審理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重新審理案件進行判決辦理。
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的區別有哪些
犯罪的間接故意有哪些情況
間接故意對量刑的影響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用地和征收土地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家屬被公安機關帶走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河北宅基地拆遷補償
2020-12-01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農村建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