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觀上表現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 發,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機關的追究活動。
(1)必須捏造犯罪事實。所捏造的犯罪事實,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機關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責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詳細情節與證據。捏造他人一般違法事實的,不成立誣告陷害罪。
(2)必須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機關的追究活動。利用被害人進行告發的,也成立本罪。告發方式多種多樣,如口頭的、書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間接的等等。如果只捏造犯罪事實,既不告發,也不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機關追究的,則不構成本罪。
(3)必須誣告特定的“他人”。
第一,向司法機關虛告自己犯罪的,不成立誣告陷害罪。
第二,所誣告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實在的人,否則就不可能導致司法機關追究某人的刑事責任,因而不會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當然,特定對象并不要求行為人指名道姓,只要告發的內容足以使司法機關確認對象,就可以成立誣告陷害罪。至于被誣陷的對象是遵紀守法的公民,還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被誣告而受到刑事處分,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第三,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構成誣告陷害罪。雖然司法機關查明真相后不會對這些人科處刑罰,但將他們作為偵查的對象,使他們卷入刑事訴訟,就侵犯了其人身權利。第四,形式上誣告單位犯罪,但所捏造的事實導致可能追究自然人刑事責任的,也成立本罪。第五,由于刑法規定本罪是為了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故征得他人同意或者經他人請求而誣告他人犯罪的,不成立誣告陷害罪。
2、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所告發的是虛假的犯罪事實,明知誣告陷害行為會發生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但不要求行為人將該目的作為其行為的惟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只要行為人主觀上存在該目的即可。
3、誣告陷害行為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18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5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