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事前防衛事后防衛的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1)假想防衛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事前防衛行為造成危害后果構成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事前防衛與假想防衛不同,前者是指不法侵害行為雖然尚未發生,但不是不可能發生,防衛人只是提前進行防衛。而后者是在根本沒有發生也不可能發生不法侵害的情況下,主觀臆想有不法侵害行為而實施防衛行為。
(3)事后防衛,不是正當防衛,應當按照故意犯罪處理。
二、正當防衛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起因條件:不法侵害現實存在。
2、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3、主觀條件:具有防衛意識。
4、對象條件:針對侵害人防衛。
5、限度條件: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三、假想防衛的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事實上,在刑事案件中沒有所謂的事后防衛,在已經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必須向公安機關報案,依靠國家法律制度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受害人或受害人的家人不能再去傷害犯罪嫌疑人,這種做法不屬于正當防衛。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屬不屬于正當防衛?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空掛戶”新政策:滿足這些條件,土地征收有補償!
2020-12-20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