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簽字就實施強拆,是否違反了拆遷程序
進行行政強制拆遷的時候,城鄉規劃部門作出強制拆除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就算被拆遷人未簽字的,也可以強制拆除的。
相關法律規定
《行政強制法》
第44條?對違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六十六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并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準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準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筑物、構筑物超過批準期限不拆除的。
第六十七條?建設單位未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六個月內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驗收資料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報;逾期不補報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八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物權法對于強制拆遷的規定
1、《物權法》強調房屋拆遷的強制性。
《物權法》規定的是征收拆遷,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的房屋拆遷有所不同。《物權法》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可以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是以國家為主體,帶有強制性。
而在《條例》中所規定的拆遷是由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作為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進行拆遷。原來的房屋拆遷是介于征收和自由交易之間的“特殊性交易行為”,處于一個模糊的法律中間地帶。因此,《物權法》出臺后對房屋拆遷給予了新的定位,強調了房屋拆遷的強制性。
2、《物權法》使房屋拆遷工作“有法可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加以規定,或者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做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而現行房屋拆遷法律體系是以《條例》為最高依據。因此在《物權法》出臺前很多社會人士認為房屋拆遷“違憲”,《物權法》填補了房屋拆遷在法律層次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房屋拆遷法律法規體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進行行政強制拆遷的時候,城鄉規劃部門作出強制拆除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就算被拆遷人未簽字的,也可以強制拆除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股東名稱變更是否需要工商變更
2021-02-24未婚先孕女員工小產期間有工資嗎
2020-12-10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