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咨詢】
我是一名小品演員,在本地算得上明星,且擁有很多粉絲。一家公司出于促銷目的,讓一名相貌酷似我的員工,采用我的通常扮相,使用我為觀眾所熟悉的肢體語言,制作成影像宣傳其產品,并在電視、網絡等媒體中滾動播放。由此導致許多人誤認為我參與了廣告拍攝或代言其產品。近日,我曾多次要求公司停止侵害。但公司認為,因其在廣告中并沒有顯示我的身份,也沒有用任何方式提示演員與我有關,故不構成侵權。請問:公司究竟是否侵犯我的肖像權?
【律師解答】
公司之舉侵犯了你的肖像權,必須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判斷一種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取決于其是否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這些要件包括:有違法行為、有損害的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4個方面。而該公司的行為與之吻合:一方面,《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贏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边@里所指的使用包括直接使用和間接使用。
本案中,模仿者表面上是在使用自己的肖像,但實際上是在通過與你相貌的相似性等因素間接利用你的肖像,且公司事先并未經過你同意,目的也是為了贏利,即其行為違法。
另一方面,許多人已經誤認為你參與了廣告拍攝或代言公司產品,使你的形象被商業化,自然不可避免地會對你的社會評價造成一定影響,如此模仿也使你失去了本應當屬于自己的商業機會,從而受到相應損害。
再一方面,如果沒有公司的“假冒”,自然也就不會有對應損害的發生,即兩者之間具有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因果關系。
第四,公司員工與你長相酷似,本身并沒有過錯,也不產生對任何人的說明義務。但如果公司利用其對你的行為舉止進行模仿,容易導致公眾產生混淆,公司和模仿者就應當兼顧公眾利益以及你的個人利益,盡到說明義務,告知公眾模仿者并非你本人,以免引起公眾的誤解。
毋庸置疑,公司明知應當表明真實身份而未表明,堅持讓酷似你的員工,采用你的通常扮相,使用你為觀眾所熟悉的肢體語言,明顯就是為了混淆視聽,希望通過展示與你相似的肖像和故意放棄說明義務,使公眾產生誤解,進而達到利用你肖像的目的,即具有主觀上的惡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承諾屬于合同嗎
2021-02-23男子黑診所輸液后死亡,非法行醫鬧出人命怎么量刑
2021-02-21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