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二)侵權行為法
侵權行為法是調整因侵害他人財產、人身行為所產生的侵權責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侵權行為法屬于我國民法的一個部分。
(三)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在侵權行為法上,將侵權責任分為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
二、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歸責原則的概念
歸責原則,是指以何種根據確認和追究侵權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它所解決的是侵權的民事責任之基礎問題。
(二)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的基本含義是:過錯是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不存在過錯,就當然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則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1.過錯責任原則的特征
(1)過錯責任原則是一種主觀歸責原則。過錯表現為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兩種情形。
(2)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的過錯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3)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過錯之大小對責任范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的規定,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只有法律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才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在適用方法上,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適用方法,一是一般適用方法,即誰主張誰舉證,通常是由受害人對加害人的過錯進行舉證和證明,而加害人無須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二是特殊適用方法,即過錯推定中舉證責任的倒置,法律推定加害人有過錯,而由加害人承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不問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應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上文中,為大家總結了比較常見的侵權行為的內容,包括)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以及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等五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哪些項目
2021-02-09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