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存在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價對商品作虛假宣傳;騙取消費者預付款;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以虛假“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行為,都屬于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此外,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銷售失效、變質商品、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等行為的。如果銷售者不能證明自己不是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則其應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對于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如果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還可以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