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網絡誹謗特點時,如果將它與傳統媒介(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中的誹謗行為相比較,就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其特點。
1、網絡誹謗中"散布"的含義
在網絡誹謗中,行為人是以捏造的事實向誹謗對象以外的人的進行傳播。
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都有關于誹謗的規定,但很少有涉及誹謗內容傳播的具體方式或具體對象的。如1997年3月14日頒布、199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該款罪"告訴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我國的民法中也有關于誹謗和侵犯名譽權的規定,但在現實中較少遇到要用法律條文解釋確認誹謗必須是向被誹謗者以外的人傳播的問題。
對于傳統的媒介來說,這個問題好象是不存在的,因為無論是報刊,還是電臺、電視臺,只要出版或播放,總是面對廣大受眾的。但對于網絡傳播則不然。因為網際網絡傳播既可以是面對大-眾的或某個組織、群體的,也可以是個人間一對一的傳播。而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如果有誹謗的內容傳遞,那也只能是互相攻擊和謾罵,與誹謗無關。
在西方誹謗訴訟歷史中,關于誹謗成立要素之一是"公布于眾"。以大-眾傳播的方式公布于眾并不是唯一情況,在這里主要是指誹謗者是否有意使被誹謗者之外的他人領悟傳播內容。這一點在衡量網絡誹謗成立與否時也很重要。
在網絡誹謗中,誹謗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誹謗者所選擇的傳達信息的方式是否屬正常的、能夠阻止第三人的接觸的途徑。我們可以假設有這么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發出信息者所選擇的途徑是電子郵件,收件地址僅為某一人所知,是純粹的私人郵箱;第二種情況也選擇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但收件地址卻可以為數個人,這可能是某個組織的人所共同擁有郵件址;第三種情況是制作成網頁,可以供人們瀏覽等等。
根據一般的法律判斷,上述第二種或第三種傳播方式就有可能構成誹謗,而第一種情況就不構成誹謗,在第一種情況下,既使可能收件人本人沒有看到,而其親屬好奇打開信箱查看到了誹謗內容,也不構成誹謗,因為信息傳播者的目標對象僅為收信人本人,其它情況是其不可預見的,所以其主觀上不存在要將誹謗內容向除目標對象以外的第三人傳播的意圖。而對于第二種情況來說,可能信息傳播者會以不知道電子郵件址是一人擁有還是數人擁有為自己辯護,如此的話就要看其在當時所擁有的信息條件下,可以預見到什么程度。如果有事實證明誹謗信息傳播明知這個郵件址是為數人擁有,就可認為是意圖將信息公布于眾。對于第三種情況來說,只要是將誹謗內容放在網頁上,無論信息傳播者如何辯駁其網頁無人瀏覽,都必然構成誹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方能否簽署競業限制協議
2021-02-18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