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在北京打工的24歲女孩陳*冰(化名)卻仿佛“置身事外”。在她給媒體發來的微信中,滿是“冰冷”“寒意”這樣的字眼。原因很簡單,她收到了地處中原地區老家的父母催促回家相親的信件,這已是今年的第九封信。“過完年回京后,平均每月3封,信里就那么幾句話,我已經不敢往家打電話了,因為交談的內容只有一個中心——回家相親”。
在家鄉那個相對貧困的山村里,陳*冰曾是父母最大的驕傲,大專畢業后到北京打工,每個月至少能寄1000元回家。不過,隨著時間的打磨,驕傲逐漸成了焦慮,在那個女孩最晚20歲就要結婚的山村,已經24歲的陳*冰似乎成了異類。
“早婚或許是種種原因造成的風俗,但沒有結婚證的早婚,拿什么來保護?”在接受采訪的前夜,陳*冰發來兩則微信留言,“或許是在外面看了些,懂了些,我不想經歷鬧婚的尷尬,這些曾經的平常,現在或許已是糟粕”。
一些地方仍存在早婚現象
陳*冰的父母并非杞人憂天,在婚事上,他們的大兒子已經“吃了虧”。
大兒子22歲時,老陳才開始替他張-羅婚事,這時絕大多數的同齡姑娘早已成婚。
“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我哥也沒太大本事,媒人都不待見。當時媒人就給我爹說過一句話,現在家里條件好的男孩,十七八歲就開始相親了,像你家這樣條件一般的,現在才動手,難?!闭f起哥哥的婚事,陳*冰皺起了眉頭。
因為被“嫌棄”,老陳覺得很對不起兒子?!爱敃r我爹還說,這不是又回去了。我爺爺那一輩十八九歲就得娶妻生子,是為了盡快傳宗接代。到了我爹,農村到處都是倡導晚婚的標語。可沒想到,如今,我哥剛22歲就找不到媳婦了?!标?冰說。
這幾年回家過年,陳*冰發現,農村相親訂親的時間大大提前,村里的男孩兒十七八歲就已加入相親大軍,“2014年回家的時候,18歲的堂弟已經訂完婚,另一個16歲的表弟正在張-羅相親”。
在陳*冰看來,村里這種在相親下結合的婚姻無法和自己定義的婚姻劃上等號,“簡直就是流水線上的作業,還很有可能是殘次品甚至是廢品”。
“春節前后,我們陸續回村,就被要求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把婚姻的所有程序——見面、定親和認親、結婚全部走完?!标?冰說,哥哥就是先例,“因為女方沒有到法定結婚年齡,不能領結婚證,辦完沒有證的婚禮,各自外出打工,雙方根本談不上了解”。
在陳*冰的家鄉,結婚證成為可有可無的“擺設”。
“我看電視劇的時候,知道了‘事實婚姻’這個詞。在我們村,就是‘事實婚姻’多,領結婚證的少,因為達不到法定結婚年齡無法領取結婚證?!标?冰說。
或許是出于對婚姻的信任,在陳*冰的家鄉,早婚青年在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后,有需要時才會去登記機關登記,領取結婚證?!昂芏嗳苏J為領不領證沒什么區別,反正就是在一起過。”陳*冰說。
陳*冰的話,在她的小學老師趙斌(化名)那里得到了驗證,“我們結婚的時候辦了酒席沒領證,那時候不夠年齡,后來到了年齡也沒有領證,領不領證都一樣,后來孩子要上學,入學要戶口我們才去領結婚證”。
“我們現在還沒領取結婚證,因為結婚的時候不夠年齡。在村里領不領結婚證沒什么區別,用結婚證的地方也不多,也沒感覺到不方便。辦了酒席舉辦了婚禮就算結婚了,大家都是這樣?!薄@是陳*冰的小學同學鄭彤(化名)發來的信息。
這樣的早婚習俗,并非個例。此前媒體報道,在云南西南邊陲地區,早婚現象仍然很普遍。只在一個村寨中,就能看到數個背著孩子的少女。有些女孩兒嫁人時甚至才12歲。由于不到法定年齡,他們不能領結婚證,婚姻沒有法律效力。少男少女們用青澀的“愛情”經營起家庭,更像“過家家”,卻又現實地孕育著下一代生命。
【法律解讀】
父母沒有權利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
干涉婚姻自由的表現形式:
一、包辦婚姻
包辦婚姻是指第三者(通常指父母)違背當事人的意愿意,一手包辦、強迫他人結婚的行為。如父母不顧女兒的反對,堅持讓女兒定親,強迫她出嫁。
二、買賣婚姻
買賣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強迫他人婚姻的行為。如父母為給自己的兒子結婚籌集財物,不顧女兒反對,以索取大量財物為條件,為女兒定下親事,強迫其出嫁的行為。買賣婚姻在現實生活中主要表現形式有3種:
1、父母索取錢財。有的父母將女兒視自己的“搖錢樹”,公開要“彩禮”或者是“聘禮”,少則幾百,多則上千,甚至幾萬,至于女兒婚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則不會去考慮。
2、拐賣婦女而形成的買賣婚姻。社會上有一些專門從事拐賣婦女的人販子,這些人將婦女賣到一些邊遠、貧困地區條件不好的男子為妻。
3、既騙婚又騙財的形式。近幾年來,一些人勾結起來,先以介紹對象為名,將女方介紹給男方,待男方同意后便索要錢財,將錢財騙到手后想方設法讓女方逃跑,使男方最后落得人財全無。有的婦女自愿把自己賣給男方家做媳婦,待掌握了一定錢財的時候,便逃得不知去向。
三、借婚姻索取財物
借婚姻索取財物主要是女方或者是女方的父母借婚姻為由向男索要財物作為結婚的先決條件。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是違背社會主義婚姻的基本要求,屬于違法行為,受到我國婚姻法的禁止和反對。借婚姻索取財物,在現實生活中,涉及面廣,影響范圍大,危害性不可忽視,它腐蝕了人們的思想,敗壞了社會風氣,妨害了婚姻自由原由的貫徹,往往給社會一些青年的婚事和婚后生活造成種種困難,借婚姻索取財物之人不是正當地行使婚姻自由的權利,而借婚姻自由之名濫用權利。有的甚至將自己當作待價的商品,這有悖于婚姻自由的本意,違反了社會主義婚姻道德。對此應對借婚姻索取財物的人進行批評教育,幫助行為了改正錯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期限屆滿后是否有效
2021-02-16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