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相關法律規定是什么
據了解,法學上目前還沒有“網絡暴力”的說法,他就像另外一個很熱門的詞“性騷擾”一樣沒法給予嚴格的法律定義。據律師張路介紹,網絡暴力通常都被認定為民事侵權的范圍,但如果有人捏造事實在網絡上公開、長期地對他人進行惡意的侮辱、誹謗,當事人可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自訴,加強多邊合作機制與協調處理機制。
從我國網絡暴力和司法實務現狀的角度出發,律師建議,可針對現行的相關法律規定制定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釋,對網絡暴力各類具體行為進行界定,以便保持法官裁判尺度的統一性。民事公益訴訟甚至可以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與分配爭議和市場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它可以敦促法院確定散見于法律規定中那些被忽視的實質性權利,并使得這些權利內容得到實現。
法律法規是否存在疏漏
網絡暴力侵害了他人的姓名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和人格尊嚴權,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文明上網自律公約》等相應法規,但因為網絡是一個新生事物,傳統的法律法規并不能完全適應這種變化,其中存在很多的疏漏,對于一些觸犯了法律的事情往往是處在曖昧之中。
律師表示,“在立法過程中可以考慮在制定《民法典》中增加有關網絡隱私權的條款,在法律上明確規定網絡隱私權的內涵、外延及隱私侵權行為的方式和責任形式。也可以專門制定一部《網絡隱私權法》保護公民在網絡上的隱私權,對個人隱私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實行網絡實名制難度大嗎
實行網絡實名制可以遏制一些不良事件的發生,是解決網絡暴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一些發達國家,其信用信息、福利待遇等都是通過網絡實名登記,上網和手機實名已經獲得了普遍的認可。網絡實名制可以讓一些網絡暴力實施者意識到自己的言論后果,更理性的去進行評論,但是我國目前實行網絡實名制還存在著一定困難,“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中國因為有著龐大網民,要想實現完全的監管,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律師說。
當事人能否獲得精神賠償
據律師介紹,大部分網絡暴力的當事人是無法獲得精神補償的,針對這一現狀,律師表示可以考慮在網絡侵權的司法實踐中搞好被侵權人的賠償范圍確定。“對于網絡運營商也是如此,雖然目前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侵權責任有所涉及,但仍需要進一步出臺與之有關的司法解釋。”
當面對網絡事件時,希望讀者能夠理智對待,發表言論切忌不要隨意辱罵、抹黑他人。如果是遭遇了網絡暴力,也可以及時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如需要處理網絡暴力方面糾紛,或對網絡暴力問題有疑問,都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讓我們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48小時不放人是定罪了嗎
2021-01-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