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網絡維權如何索賠
如消費上維權,可到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進行維權,隸屬于官方組織,國務院支持的平臺。
網絡維權七個秘訣
【秘訣一】網上買到假貨,起訴誰更方便?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遭遇假貨,既可以向銷售者索賠,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索賠,還可以要求兩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實踐中,為維權方便,消費者一般選擇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銷售平臺做被告是有條件的,在以下三種情形下消費者可起訴網絡交易平臺:一是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二是雖能提供信息,但網絡交易平臺對消費者作出更有利的承諾;三是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利用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則消費者可要求二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除上述三種情形之外,消費者只能要求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
【秘訣二】網購遇到假貨,去哪兒起訴更方便?
民事訴訟法有“原告就被告”原則,即如果買到假貨,消費者要在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訴。然而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網購產品遇到假貨,消費者一般可以在住所地法院起訴。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不出家門”就讓違法者遭到制裁。
【秘訣三】“一經拍得,概不退貨”規定是否有效?
在網絡購物中,格式條款比較常見。比如“一經售出,非質量問題不得退換”“一經拍得,不退不換”等。此類格式條款,一般應為無效,因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7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上述條款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秘訣四】遭遇“買家已付款,賣家不發貨”怎么辦?
消費者下單購買商品,并已支付貨款,商家卻稱未對消費者訂單進行確認,合同尚未成立,消費者無權要求發貨。遇到這種情況,法院要根據個案詳情綜合判定。比如,消費者在下單時,商家提供的選項里對產品的型號、顏色、大小、數量、性能等細節均有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下單請求和支付貨款的行為經過系統確認有效,則合同確立,賣家需履行提供商品義務。
【秘訣五】網購商品與商家宣傳不一致怎么辦?
網購中,商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總的判斷原則是,若商家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買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若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則消費者有權要求退貨退款和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賠償。
【秘訣六】怎樣維權才能耗時少、成本低?
由于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的多是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價值不是太高的商品,發生爭議時,如何維權才能耗時較少、成本較低?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一大難題。當前,國內一些大型網購平臺正在逐步建立第三方爭議調解機制,即邀請知名法律專家、電子商務專家擔任調解員,協調買賣雙方通過解決爭端,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該項服務。
【秘訣七】著作權人如何降低被侵權可能性?
實踐中,影視作品、圖書出版物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就“被上網”的案件糾紛較多。近年來,一些知名視頻播放網站和數字圖書館,每年雖然會花費大量經費用于購買正版影視作品和出版物,但此類侵權糾紛數量仍然居高不下。著作權人想降低被侵害的可能性,可以在作品上市前,第一時間向知名視頻播放網站或書庫發出“預警函”,告知對方不要使用盜版鏈接作品,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版權,以降低侵權行為發生的可能。
網民網絡維權爭取維權有不懂,對于具體內容不太了解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刮風導致所租房屋受損用賠償嗎
2021-03-17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