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然人因侵權行為死亡后,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主要包括:(1)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要求加害人賠償精神損害。這里的精神損害,不是死者遭受的精神損害,而是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受到傷害精神損害,自然人因侵權行為死亡后,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受到傷害最大,感到痛苦最深,最需要給予補償和撫慰,因此這些人有權提起精神損害賠償。除此之外,有權提起精神損害賠償,還包括其他近親屬,因為如果不允許其他近親屬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對他們顯然是不公平的,即不符合中國國情,也有悖于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宗旨,因為他們也有精神損害,也需要通過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得到補償和撫慰,但是,其他近親屬提出精神損害的前提是死者沒有配偶、父母、子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理解本條,應該注意以下兩點:(1)精神損害后果必須嚴重,才能得到精神損害賠償,并不是說只要遭受精神損害,就能得到精神賠償,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采用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方式就是足以彌補受精神損害,也就是采用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立道歉等民事責任方式還不足以撫慰受害人的,才能適用精神損害賠償,不僅不符合精神損害賠償的宗旨,反而會造成精神損害賠償的濫用,使這一制度失去應有的作用和功能,(2)保為嚴得后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凡是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親屬遭受的精神損害就是嚴重的精神損害,就屬于“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凡是造成受害人殘疾的,無論傷殘等級如何,受害人所受的精神損害就是嚴重的精神損害,就屬于“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傷殘等級越高,精神損害越嚴重,對于受害人即沒有死亡,也沒有殘疾的,對于造成的精神損害是否屬于“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可以結合受害人受到什么樣的損害,是否住院、住院時間長短,是否影響到受害人的飲食起居,病歷記錄等綜合決定。其遭受的精神損害是否屬于“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審判實距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受害人殘疾的,其遭受的精神損害必須比其他沒有殘疾的受害人遭受的精神損害嚴重,事實上,有的受害人雖然沒有造成殘疾的后果,但本人遭受的精神損害卻十分嚴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試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0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