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問題之探討
一、我國現行賠償法中的不足
佘祥林冤案即出,舉國震驚。據悉,佘先生枉坐了11年的牢獄。按照《國家賠償法》中第三十三條規定“侵犯公民人生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由此初步估算佘的賠償金將在126萬元左右。由于這種賠償沒有任何精神層面的意義,難免讓國人汗顏。
《國家賠償法》自95年實施以來已有十幾個年頭。承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進行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進行補償,這相比于文革時期來講是中國社會的一個進步。然而這部賠償法始終讓人覺得它所救濟的僅僅是一個沒有精神世界的領域,缺陷很明顯,他沒有規定有關“精神賠償”。不合理的方面也很明顯。例如:按照第三十三條的規定,我們假設一個中國公民平均每日工作8小時,而一個被錯誤投入監獄的公民每日服刑的時間是24小時不間斷。因此他還有16個小時沒有獲得任何賠償,同樣還應當算上其節假日“加班坐牢”所應獲得的雙倍甚至三倍薪水。由于現行的國家賠償法中沒有精神賠償,由此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尷尬的一幕:佘祥林幾經辛苦終于領回了一堆“按國家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的賠償金,如同一位農民從包工頭那里領回了11年才發一次的薪水,而他的工作是他不情愿做的“替人坐牢”每天工作24小時,節假日不休息。
二、我國現行賠償法的立法現狀
上面的假設是嚴格執行我國《國家賠償法》的法條而出現的滑稽的一幕。誠然我國《國家賠償法》對包括行政賠償在內的國家賠償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定,但該法無論從“賠償范圍”還是“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都沒有對精神損害賠償進行直接的法律規定。只有在第三十五條規定了“賠償義務機關對依法確認有本法第三條:(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第十七條:(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有以上規定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譽權、榮譽權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我們可以從佘祥林案件中看出我國國家賠償法中精神賠償的缺陷。在受到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國家的名義做出的違法行為侵害時,受害人所受的侵害不僅僅表現在肉體上,同時還表現在精神上,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精神上的創傷較之肉體上的創傷更難平復。因此當侵權行為糾正后,僅給受害者物質上的損害補償,而不給其精神上補償的做法與情與理與法都是不公正的。而這種不公正是在嚴格執行現行《國家賠償法》的前提下產生的,因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立法的殘缺導致了執法上的瑕疵。
三、對完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爭論
(一)認為不宜適用精神損害賠償金的理由
目前理論界對于我國國家機關的侵權中的精神損害賠償金問題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還存在著爭議。其中認為不宜適用精神損害賠償金的理由主要有:
(1)、精神損害不宜適用金錢賠償。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的損害,不適宜用金錢進行交換計算。權利主體的精神權利受到損害,可通過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等非財產性救濟措施,實現對其損害的補救,而如果通過金錢賠償,就等于將人與商品等同起來,本身就侮辱人格,貶低人的價值,是人格商品化和資本主義金錢萬能觀的體現,實際上無法達到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證能執法嗎
2021-01-22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