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賠償項目上看,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性質不同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1)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2)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撫養人生活費、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3)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費。該解釋第18條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該解釋第31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民法通則第131條和該解釋第2條規定的是受害人對損害發生有過錯的責任分擔問題,該解釋第19條至第29條是對第17條規定的各賠償項目的計算規定。由此可見,該解釋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列入了財產損害賠償范圍。所謂人身損害中的財產損害賠償,是指因受害人的生命、健康等人身權益遭受不法侵害時,賠償權利人就由此遭受的財產上的損害而依法要求賠償義務人承擔的金錢賠償責任。人身損害中的財產損害包括積極損害和消極損害兩個方面,前者又稱為所受損失,后者又稱為所失利益。所受損失(積極損害)是指因侵害行為的發生而導致賠償權利人(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現有財產不當減少或者支出。主要包括:(1)為治療損傷而支出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康復費等;(2)受害人死亡時所支出的喪葬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和住宿費等。所失利益(消極損害)是指因侵害行為的發生而導致賠償權利人本應該獲得的財產(利益)而無法獲得的損害。對于受侵害致殘來講,受害人因此喪失了部分勞動能力或者全部勞動能力,其在未來實際生存年限中的收入因此減少或者完全喪失,其家庭未來整體收入也因此減少,就致人死亡而言,因受害人已經死亡,其未來本應獲得的財產無法獲得,導致其家庭成員在未來財產上蒙受損失。因此,消極損害主要包括:(1)因誤工導致的收入損失;(2)受害人因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而喪失的未來收入或者因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減少的未來收入;(3)受害人因死亡導致未來收入損失等。無論是積極損害還是消極損害,都是侵權行為導致的直接財產損失,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對于積極財產損害是受害人或死者近親屬已經實際支出的費用,法律和《人身損害賠償解釋》規定采取差額賠償原則,即實際支出多少就賠償多少。對于消極財產損害,按《人身損害賠償解釋》規定,除賠償誤工費和被扶養人生活費外,對受害人因喪失勞動能力而喪失或減少的未來收入或者因死亡導致未來的收入損失以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的方式賠償。
何謂精神損害撫慰金?筆者認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因受害人的生命、健康等人身權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導致其遭受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損害(消極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賠償的精神撫慰費用。精神損害不是財產上的損害,它沒有引起受害人現存財產的減少和未來可得利益(未來收入)的喪失。例如,某甲被某乙用硫酸燒傷,面目全非,某甲因此要承受燒傷的肉體痛苦、住院治療不能自由行動時的孤寂和煩悶、容貌被毀的精神痛苦,這些痛苦、孤寂、煩悶沒有引起某甲財產權的變化。雖然精神損害不是財產上的損害,無法用財產來衡量,但畢竟是侵權行為造成的,要求侵害人給予一定的金錢補償,以表明侵害人對受害人的歉意,使受害人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安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護照補發和換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2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