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妻子劉某因嫌丈夫崔某老實沒出息,于是擅自打掉腹中胎兒,并向崔某提出離婚。5月8日,山東省利津縣人民法院判決原告劉某與被告崔某離婚,但劉某賠償崔某精神損失費5000元。
劉某與崔某均為利津縣陳莊鎮某村村民,兩人于2006年1月結婚。同年4月,劉某懷孕?;楹?,劉某因嫌崔某老實、沒出息,便想與崔某離婚另尋他歡。最終,劉某打掉了腹中的孩子,并于2007年3月向利津縣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庭審中,崔某同意離婚,但提出劉某未與自己商量,就私自引產,剝奪了自己做父親的權力,對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和傷害,要求賠償精神損失。
法院認為,男女雙方登記結婚后,生育權為夫妻雙方共同擁有,夫妻任何一方單獨處分都是對對方生育權的侵犯。劉某未經丈夫崔某同意便擅自引產,應承擔相應過錯責任,遂做出上述判決。
[分析]
任何時候的婚姻家庭制度均存在于一定的社會現實中,充分體現著那個特定時期的歷史風貌。在具體的婚姻家庭制度之下,每一個家庭及每一個家庭成員無不受到深刻的影響。良好的婚姻家庭制度的和推選關系到能否建立起協調、良好、秩序的婚姻家庭關系。從這一意義上講,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關系到每一個社會成員切身利益的極其重要的制度體系,尤其是國內、外家庭離婚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也使更多的司法工作者和人大代表提議把離婚家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對當事人的權益納入賠償范圍之列。針對離婚案件精神損害賠償,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離婚案件精神損害賠償分為當事人賠償和第三者賠償兩種途徑。賠償分為財物賠償、口頭或書面道歉等方式。精神賠償又分為現行法律有規定的賠償和現行法律無規定的賠償(道德倫理范圍之內)兩大類。在這兩類里面又有大的精神損害和小的精神損害兩部分。下面來具體探討一下:
一、法律規定內的離婚案件精神損害
離婚是配偶生存期間依照法律規定終止婚姻關系的一種行為,是婚姻關系終止的一種形式。①精神損害在我國《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②精神損害被法律立義為:因侵權行為作用于配偶一方的人身權所導致的受害人反常的精神狀態:包括精神上的痛苦和肉體上的疼痛。受害人精神的痛苦表現為悲哀、懊惱、悔恨、羞愧、憤怒、膽怯,外在表現為反常的精神狀態。如失眠、消沉、冷漠、失望、狂燥、精神恍惚、悲觀厭世等。精神損害比物質損害大,更能影響社會上的安定,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法律課題。
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邢臺婚姻家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甲乙方規定
2021-01-16債權被擔保有哪些數額和種類
2021-03-22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