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損害賠償是建立在侵權責任之上的。造成離婚損害賠償的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既可以侵害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也可以侵害婚姻當事人的人身權。因此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要適用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一般規定。依據侵權法一般原理,侵權行為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違法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主觀過錯。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也是以此為基礎來構建的。
(一)違法行為
首先,必須具有違法行為。有配偶者的一方行使了婚姻法所限制的破壞雙方婚姻家庭關系的行為,即《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夫妻一方有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行為之一的行為,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二)損害結果
損害結果的發生是賠償的前提條件。從婚姻法的規定來看,這個事實是以離婚這一結果來表現的。《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是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能夠請求賠償。如果沒有出現離婚這一最終結果,即使這些違法行為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也不能請求賠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規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不同的4種情形,其所造成的損害亦有所不同,這里分別簡述一下:
1、在重婚情形下。毫無疑問,重婚行為是重婚方造成配偶另一方精神上的極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把重婚情形放在了第一種情形。如果因重婚導致離婚,重婚一方已經受到刑事處罰,那么,配偶另一方可否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要求重婚方進行離婚損害賠償呢?《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重婚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這種賠償不以重婚方是否受到刑罰處罰為條件。一方因重婚給對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傷害,另一方在提出離婚訴訟同時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如果不支持無過錯方離婚損害賠償請求,則《婚姻法》相關規定無任何意義。
2、在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情形下。在這種情形下不能一概而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侵犯的客體與重婚相同,其所造成的損害后果與后者造成的結果相類似。如果一方與他人同居,達不到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但夫妻雙方簽有“忠誠協議”,約定一方違反忠誠協議應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違約金或賠償損失。夫妻忠誠是道德義務,如果一方違反,另一方要求按協議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這種協議不能看作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那么人民法院應當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行政執法的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26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車禍負主要責任能走工傷嗎
2021-02-17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