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罵人服務是否合法
當然不合法,下面用一個案例為您詳細介紹。
事件經過:
徐州市民周先生偶然在互聯網上看到有關一家職業公司“代罵”的文章:如今網上興起了一個新的職業——“代罵”,包括電話代罵、短信代罵等,并且明碼標價。他們有專業“罵手”,嘴皮子非常溜,可以用最難聽的語言謾罵對方的祖宗、父母、兄弟姐妹、孩子等所有的親人。而且罵人語言下流且多種多樣,如潑婦罵街、莽漢混罵。所謂“潑婦罵街”,就是以鄉野村婦的口氣,罵民間最難聽的臟話;“莽漢混罵”就是一家代罵公司這樣介紹短信代罵:事先編輯好多達上百條不堪入目的罵人短信,每隔幾分鐘就向挨罵人發送一條。
據業內人士稱:將QQ、電子郵件、聊天室也作為罵人的工具。一段時間就給對方撥打一次電話,一是試探對方是否關機,二是提示對方看短信。如何保證對顧客的“服務質量”,罵人后會把電話錄音、QQ聊天截圖等提供給雇主等。電話代罵:一天之內代罵對方不少于30次,每次不少于30秒,收費100元;短信代罵:一天之內發內容不同的罵人短信不少于20條,每條字數不少于30字,收費80元;QQ代罵:一天之內上網一次,留言不少于300字,收費40元。聽了這些人最直接的臟話亂罵,幾天之內都會感到郁悶。
“就一個字,爽。”淘寶上一位不愿意透露網名的買家告知,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通過別人介紹他找到了一家挨罵店,花了40元對著電話那頭的陌生人罵了將近十分鐘。據了解,這家“罵人店”自今年1月開張以來生意還非常不錯。
律師提醒:
這種職業代罵通過電話、網絡、QQ、游戲等途徑對他人公開謾罵,是對他人名譽權的侵犯,情節嚴重的,將涉嫌誹謗、侮辱等罪,如對他人造成惡劣影響,將被追究相關刑事及民事等法律責任。人在煩躁、苦悶、被別人誤會、自身權利得不到保障時,為了發泄都會罵人,但罵人這種心理發泄的方式不能被濫用。網絡職業代罵不僅給受害者帶來了巨大的困擾,而且影響社會風氣。職業代罵不僅危害了社會文明,而且觸犯了法律。按照是否捏造事實,可以分為誹謗行為和侮辱行為。情節較輕的,雇主和代罵者要承擔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代罵雇用雙方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速車禍逃逸怎么處罰
2021-01-17景區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4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