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形成否定與贊同的兩種相反結論:
否定派認為:
一、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夫妻之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但該義務不同于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所規定的“被扶養人生活費”問題。最高院司法解釋的“扶養”實際上僅指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以及成年子女對無勞動能力的父母的贍養,并不包括夫妻之間的扶養,不能將最高院司法解釋中的“扶養”簡單地等同于《婚姻法》所規定的廣義的“扶養”。《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關于“被扶養人的范圍”主要包括:被扶養人包括受害人根據法律規定負有義務承擔扶養義務人:一類是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還有一類是雖已經成年,但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如精神病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如因先天性疾病致殘、因某種無人承擔責任的事故導致殘疾甚至變成植物人的等。
二、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為“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是有理由的,從個人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年老者不再適宜體力勞動,是關愛老年人權益的體現;從為國貢獻角度而言,退休者也該享天倫之樂,成年子女應當開始履行對父母的法定贍養義務。夫妻之間的扶養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體力上的扶助,是無法也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因此不能將本案中原告所訴夫妻間扶養費等同于最高院司法解釋所規定的“被扶養人生活費”。
筆者則持贊同意見,理由如下:
一、從法律規定看,我國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同時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這兩條規定對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與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并沒有效力不同的區別,也即我國婚姻法把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與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均視為家庭內部成員應盡的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這一條款并沒有明確排除夫妻之間的扶養。在這一條款中,可以看出只要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均可以做為被扶養人,而被扶養人另有其他扶養人時只是計算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如果以夫或妻有孩子贍養為其生活來源而將其不視為被扶養人的話,那么同理受害人的父母如果還有受害人以外的其他子女贍養,那么也有生活來源,也不應當視為受害人的被扶養人。
二、從我國目前的國情看,實際上家庭中夫妻相互之間的扶養遠遠高于子女對父母的贍養,雖然我國俗話說是“百善孝為先”,但我國亦有俗話說“老來伴”。由于社會競爭的加劇等情況,年輕一代的負擔加重,再加上“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一種從古至今一貫的父母對子女的付出遠高于子女對父母的付出的親情感,目前呈現出來的則是父母要子女贍養多體現在精神和體力上的扶助,而夫妻之間的扶助則多體現在精神、體力以及經濟上。
綜上,筆者認為既然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與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均是法定義務,亦沒有法律規定兩者之間誰優先,那么夫或妻一方因車禍死亡,受害人的妻或夫實際上為受害人生前的被扶養人,那么受害人的妻或夫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做為被扶養人主張其應由受害人承擔的那部分被扶養人生活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輛被盜報案有期限嗎
2021-03-22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深圳福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