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原則是不超過5萬元的,具體的數額依據侵害的過錯程序、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江蘇高院、公安廳關于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28、因交通事故遭受精神損害的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向主持調解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時,一般不宜超過5萬元。
精神損害賠償的對象
(一)精神痛苦
精神痛苦是自然人因人身權遭受侵害后產生的諸如憤怒、恐懼、焦慮、沮喪、憂郁、絕望等不良情緒的概括。侵權行為侵害民事主體的人身權,造成民事主體精神損害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精神痛苦。精神痛苦有兩個來源:一是侵害自然界人人體的生理損害。當侵權行為侵害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時,經權利主體以生理上的損害,使其在精神上產生痛苦。二是侵害自然人心理的心理損害。當侵權行為侵害自然人的民事權利時,侵害了人的情緒、感情、思維、意識等活動,導致人的上述精神活動的障礙,使人產生不良情緒,造成精神痛苦。
(二)精神利益的喪失或減損
精神利益的喪失或減損是指自然人、法人維護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其他財產利益的活動受破壞,因而導致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財產利益造成損害。這種損害,首先不以民事主體是否具有生物形態而有所不同,而是自然人、法人均可造成這種損害;其次,由于自然人、法人享有的人身權種類不同,損害的范圍也不同,如自然人享有人身自由權、肖像權、貞操權、配偶權、親屬權等,法人并不享有,因此法人不可能造成這些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損害。但法人享有名譽權、名稱權等人格權利和榮譽等身份權利,法人由此可能造成這種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損害。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原則是不超過5萬元的,具體的數額依據侵害的過錯程序、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社會性質案件”認定證據收集指引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08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我家沒有納入拆遷紅線范圍,可以申請拆遷嗎
2021-03-12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有哪些內容
2020-12-20鄭州城中村改造的意義
2021-01-20什么樣的小產權房是合法的
2020-11-23沒有合法有效的評估報告,能否作出征收補償決定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