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拿對方手機亂發信息是否侵權
夫妻關系比較特殊,一般來說拿對方手機亂發信息、偷看對方的手機信息/通話記錄等,一般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并無提及隱私權字眼的明文條款。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夫妻一方侵權之債能否強制執行配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則未欠債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對抗債權人的請求。
判決書中若沒有對債務性質作出明確認定是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則申請執行人可以選擇追加或不追加。未申請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的,則債務的性質按被執行人個人債務處理。雖然法律規定對作為執行依據的裁判文書確定的主體以外的人,可以追加為被執行主體,但除法律明確規定的事實和理由外,一般不得隨意追加,以避免侵害案外人的合法權益。涉及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個人債務的執行,目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須追加被執行人的配偶為被執行人。所以,當債務是被執行人個人債務時,不應當將被執行人的配偶追加為被執行人,也不能執行被執行人配偶的個人財產。
夫妻一方拿對方手機亂發信息是否侵權?現實生活中就算發生夫妻一方拿對方手機亂發信息后,也不可能直接通過法律去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因為舉證難度會比較大,遇到這種情況具體的做法,可以咨詢下律霸網的律師來解答。律霸網也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內容是什么
2021-03-21用別人的域名算侵權嗎
2020-12-13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