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損害結果可以構成侵權行為嗎?
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損害結果,即損害事實,是構成行為的一個要件。所以,沒有損害結果一般是不能構成侵權行為的。
行為
這里所謂的行為是指侵犯他人權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為本身。若無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會產生侵權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權利的相對人均負有不得侵犯權利的一般義務。侵犯權利的行為因為違反了法定義務,故具有違法性。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加害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作為侵權行為的作為,是指不該作而作;作為侵權行為的不作為,是指該作而不作。
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他人財產或者人身權益所遭受的不利影響,包括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又包括人身損害、精神損害。 《侵權責任法》在一般意義上采最廣義的損害概念,不僅包括現實的已存在的不利后果,也包括構成現實威脅的不利后果。 一般而言,作為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的損害事實必須具備以下特征:損害事實是侵害合法權益的結果;損害事實具有可補救性;損害事實具有可確定性等
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指各種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侵權法上的因果關系包括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 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是指行為與權益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考量的問題是責任的成立。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是指權益受侵害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涉及的是責任成立后責任形式以及大小的問題。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的意義在于對侵權責任加以限定,一方面使受害人得到救濟,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無限擴大責任范圍,限制行為自由。
過錯
過錯是指行為人應受責難的主觀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狀態。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但卻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狀態。 我國民法通則將過失分為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所謂重大過失,是指行為人極為疏忽大意的情況;而一般過失則是指尚未達到重大過失的過失。在我國民法上,一般將故意和重大過失相提并論。法律對行為人提出了較高的注意義務,而行為人沒有達到該較高的注意義務,但卻達到了一般人的注意義務,此時就認為構成一般過失;加上行為人不僅未達到較高的注意義務,同時連一般人的注意義務都沒有達到,就認定成為重大過失。
二、侵權行為中的歸責原則有哪些?
第六條?過錯責任原則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無過錯責任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條?共同加害行為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條?教唆幫助行為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條?共同危險行為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沒有損害結果是不能構成侵權行為的。另外,在侵權行為中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提供的有關解答。如果您有與法律有關的問題,歡迎您隨時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