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
根據情況而定,有的侵權賠償不需要納稅,而有的需要納稅。如果是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國家賠償金,法律規定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如果是民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并入營業額中征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征收營業稅,并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二、?侵權賠償是否主張利息
侵權損害賠償一般不支持利息,因為并沒有明確賠償期限,更沒有明確損失的數額。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對造成的財產損失要全部賠償的原則。
民法通則規定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目的,一方面是制裁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是補償受害人財產上遭受的損失。只有責令加害人全部賠償人的損失,才能達到這一目的。所謂全部賠償,是指損害多少,賠償多少。這里說的損害,包括現有財產的直接減少(稱直接損失,積極損失)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實際得到的利益(稱間接損失、消極損失)沒有得到。
2、對人身損害只賠償由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原則。
在我國,人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和賠償的,因此只造成受害人傷、殘、死亡而沒有因此造成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追究加害人其他法律責任,而不負賠償責任。對于因侵害人身權利而引起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藥費、誤工工資等)時,加害人亦應全部賠償。
3、考慮加害人經濟狀況的原則。
在我國,凡加害人經濟狀況較好,有賠償能力時,就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財產損失;如加害人的經濟狀況確定不好,令其全部賠償勢必使加害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陷入困境時,而應在做好受害人工作的前提下,酌情減少賠償數額。這不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必要補充,使必要與可能有機地結合。這樣做既維護了法紀,又切實可行,使受害人的權益真正得到保護。
以上就是關于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的相關內容,根據以上內容可知,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根據情況而定,有的侵權賠償不需要納稅,而有的需要納稅。希望小編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或者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安置補償費如何支付
2021-03-12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