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傷害事故是指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活動期間,其人身受到侵犯,導致傷、殘、死或其他無形損害的事件。它既屬于一般人身損害的范疇,又不同于社會上發生的人身損害。學校傷害事故具有自己的特點:一是損害的主體是特定的,受害主體只能是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學生,包括公立、私立學校中走讀制和寄宿制的學生。二是損害地點是特定的,學生損害的地點必須是在校園內及學校組織校外活動的特定場所。三是損害時間是特定的,學生受損害是發生
在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期間,學生離開學校時的非學習、生活期間除外。據此我認為可將校園傷害事故分為以下四類:
(一)學生彼此之間因為運動、游戲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傷害;學生違反法律、法規、制度,實施按其年齡和認知能力應當知道具有危險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為導致的傷害;學生的行為具有危險性,學校教師已經告誡、糾正,但學生不聽勸阻、拒不改正導致的傷害。這類事故的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是在校學生。
(二)由于學校未履行有關義務而導致人身傷害事故。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學校向學生提供的藥品、食品、飲用水等不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有關標準、要求的;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顯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重大隱患,而未及時采取措施的;學校違反有關規定,組織或者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這類案件導致損害的原因是學校的消極不作為。
(三)由于教師或者其他學校員工玩忽職守、責任心不強或體罰學生等原因導致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包括學校知道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患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教師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教師發現,但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后果加重的;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未成年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對未成年人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教師發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
(四)意外事故導致學生人身傷害。這類事故的特點是導致學生人身傷害的原因并非學校的教師和同學,而是一些意外的事故。
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因此,我國目前的學校大多為公立學校,屬于社會公益性事業,這些學校承擔的義務是一種社會義務,即公法上的義務。學校對學生的接收、教學工作內容等都由國家相關部門統一安排,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因而,學校與學生之間就不存在所謂的契約關系,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歸責只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侵權行為,應納入侵權行為法的調整范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0條規定,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給予適當賠償。
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也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
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證明內容
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作為侵權案件之一,當事人承擔的是民事侵權責任,而當事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必須符合條件,也即侵權責任的構成:一是行為人必須有違法行為,這是構成民事責任的決定性條件。民事違法行為包括作為的違法行為和不作為的違法行為。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如果違反法律而作為,即為作為的違法行為;如果法律規定行為人有做出某種行為的義務,行為人不履行其義務,便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二是必須有損害事實存在,包括對財產權利的損害和非財產權利的損害。三是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如果損害結果與行為人的行為之間沒有客觀的必然的聯系,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四是違法行為人的過錯和無過錯責任。有過錯即需承擔責任是侵權行為法的一般原則,但在特殊損害案件中,法律規定被告應當首先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無過錯,否則被告將被推定有過錯而令其承擔責任。
從上述侵權責任的構成可見,盡管每個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當事人情況、損害事實、損害行為、損害后果、因果聯系等方面都不盡相同,都有自己的特點,但當事人均須在這四個方面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
由于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原因非常復雜,為指導事故的處理,使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能夠有具體的遵循原則,《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將學校中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的各種事故,根據發生原因的不同,劃分為4個類型:一是學校責任事故,即由于學校過錯而造成的事故;二是學生責任事故,即由于學生本人或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的過錯而造成的事故;三是第三方責任事故,即由與學校或學生個人活動有關的其他個人或組織的過錯造成的事故;四是混合型責任事故,即由多方當事人的共同過錯而造成的事故。上述事故,將由責任者根據自身過錯程度的比例,承擔與過錯相應的責任。
在校園受到傷害的時間段一般都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期間,其余的時間受到的傷害就不是校園傷害了,這一點大家要清楚。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助理醫師在二級醫院獨立值班出現事故有責任嗎
2021-01-17網絡名譽侵權怎么處罰
2021-02-15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