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間不小心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學校如果有過錯,那么需要在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
關于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概念,審判實踐中,一般將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界定為學生因在校期間受到人身傷害而引發的案件。根據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七條的規定,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應為“學生在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就讀期間,因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正確履行教育管理保護職責而遭受人身損害所引發的案件”。
其中,關于“學生”的范圍,應當是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包括中小學學生,也包括幼兒園的兒童(幼兒園的兒童雖然不是在校學生,但由于其是未成年人,理應視為在校學生受到特別保護)。對于在校大學生,《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學校,是指國家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的中小學(含特殊教育學校)、各類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本辦法所稱學生是指在上述學校中全日制就讀的受教育者”,所以,在校就讀的全日制大學生也是這里所稱的“學生”。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在校園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學校應當如何承擔責任,也就是學校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是司法實踐非常關心的。如前所述,人身損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侵權的一種,《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學校“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公平責任原則
在審判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學校和學生都沒有過錯的案例,如果完全依賴過錯責任原則進行歸責,那么學生的利益就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因此,筆者認為,除了基礎的過錯責任原則之外,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應當適用公平責任原則確定學校和學生之間的責任分擔,對學生采取傾斜性的司法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確定了公平責任原則。所謂公平責任原則,是指在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沒有過錯,在損害事實已經發生的情況下,以公平作為價值判斷標準,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和可能,由各方當事人公平地分擔損失的歸責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實質是在任何一方當事人都沒有過錯、因而都不承擔過錯責任的情況下,由當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擔責任的歸責原則。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如果在學校發生了一些安全事故的話,在學校有過錯的情況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是學生之間不小心弄傷的,通常學校是不會承擔責任的,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用應由誰承擔
2021-02-08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土地出讓房子就可以轉戶嗎
2021-03-15土地流轉協議要交押金合理嗎
2021-03-02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面積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