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對雇員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1、受害人為雇員。受害人是否為雇員是構成該侵權責任的前提條件。雇員是指受雇于他人,利用雇主提供的條件,領取一定報酬人,雇員系為雇主提供勞務的,但這不是雇員的根本特征。根本特征在于其須直接接受雇主的監督,按照雇主的指示為雇主服務。因此,凡不受他人的直接監督和指揮,雖為之服務的人,但不為雇員。例如,定作人與承攬人之間,雖然承攬人系由定作人選任并為定作人提供服務,但因其獨立完成承攬的工作任務,因而,不屬于雇員。確定行為是否為雇員,不僅要看其與雇主之間有無雇傭合同,而且要看行為時的事實狀態。個體工商戶所請的幫手、所帶的學徒,與其雇員并無差別,應視為雇員。但與他人換工或者幫工的人,不能看作是雇員。換工、幫工受到損害的,應按一般侵權責任處理。如果雙方都沒有過錯,則應適用公平責任原則,而適用民法通則第132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57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2、受害雇員是在完成受雇任務中發生工傷事故。所謂因工傷事故受損害,是指雇員的損害與其從事的受雇事項有關。如何確定受雇工作的范圍,是確定雇主對雇員賠償責任的一個關鍵問題。按照香港《雇員賠償條例》的規定,雇員因工受傷是指因公事或受雇過程中從事雇主所指派的工作遭遇意外事故而受傷。基于香港的一些判例,雇員因工受傷,可按以下準則確定。首先,“在受雇工作過程中受傷”是指雇員在執行雇傭合約所規定的職責或雇主及其行政管理人員所具體指派的工作過程中受傷。筆者認為,判斷雇員是否為在受雇工作中受害,主要看是雇員的受害與受雇工作之間的關系,一般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情況來考慮:一是雇員所從事的工作的性質,即雇員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是他應當做的事。這里主要是考查雇員所從事的活動與受雇工作的關聯程度,二是雇員受害的時間,即雇員是否在受雇時間內遭受損害。這里的受雇時間不一定限于工作時間,也可以是工作時間以外的時間,只要雇員的工作與受雇工作有關;三是雇員受害的地點,即損害發生時,雇員所在的地方是否為其應該出現的地方。這里主要是考查損害發生的地點與受雇工作的地點。
3、雇主須沒有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的免責事由。前已述及,此不再贅敘。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作為雇主的話只要和雇員產生了一定的關系,那么當雇員受傷的時候,自己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問題,如果說雇員發生了嚴重的損害的時候,那么還是可以認定為工傷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房貸的夫妻離婚程序
2020-11-15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有幾種形式
2021-01-21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