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環境侵權是什么意思
1、《民法通則》對“不可抗力”的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六章規定民事責任,其第一節為一般規定。其中第一百零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規定是對民事責任的一般規定,對違約責任適用,對侵權責任也適用,對一般侵權行為適用,對特殊侵權行為也適用,則對屬于特殊侵權行為的環境侵權行為適用,除非法律另有規定。
2、《環境保護法》對“不可抗力”的規定
那么在環境侵權領域,還有那些法律對“不可抗力”這一免責事由另有規定呢?《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其對“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有無規定呢?有的“不可抗力”這一《民法通則》規定的免責事由,在環境侵權行為領域被《環境保護法》限定為“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及時采取了措施,仍然造成了損害,加害人不承擔責任”這一更為具體的免責事由。因此,在環境保護領域,除非其他單行法律、法規對“不可抗力”這一免責事由“另有規定”。
3、《水污染防治法》對“不可抗力”的規定
那么在水污染防治領域有無“另有規定”呢?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已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在本文中將該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稱為新《水污染防治法》而1996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稱為舊《水污染防治法》)舊《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條對不可抗力這一免責事由的規定采取了和《環境保護法》相同的規定。即:“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而新《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水污染損害的,排污方不承擔賠償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產生了問題,新《水污染防治法》把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的范圍進行了擴大。依前文所述,《環境保護法》規定,不可抗力中只有自然災害,且必須經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才不承擔責任。這就出現了新《水污染防治法》與其基本法《環境保護法》對“不可抗力”這一免責事由規定不一致的情況。也即出現了“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但這里的“法律另有規定”與《環境保護法》對《民法通則》的“另有規定”不同。《環境保護法》的“另有規定”是將《民法通則》的規定進行了細化,從本質上說其與《民法通則》的規定是一致的。但新《水污染防治法》對《環境保護法》的“另有規定”卻是對《環境保護法》對“不可抗力”的規定進行了擴大,從本質上說其與《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出現了不一致。這可怎么辦?
以一般的看法,《環境保護法》對于《水污染防治法》顯然是其“上位法”,因為下位法的規定不能與上位法相抵觸。因此,新《水污染防治法》對“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的范圍的擴大顯然是無效的。但從立法體系上看,新《水污染防治法》和《環境保護法》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因此,在效力位階上來說,它們都屬于法律,也即它們出于同一效力淵源,處于同一效力位階。它們并不是立法體系意義上的下位法與上位法的關系,而是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根據特別法優先原則,則在水污染侵權行為領域,包括自然災害在內的所有不可抗力都可以作為免責事由,且其不需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為條件。
可見,新《水污染防治法》對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的范圍進行的擴大是有效的,因此在水污染防治領域應適用這一規定。
綜上可知,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可抗力環境侵權的相關的內容。通過上文我們可知,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當然了,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在線律師咨詢,我們會針對您的問題及時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