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制止環境監管部門執法不嚴和管理不力的現象,1997年《刑法》第408條規定:負責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嚴重不負責任,導致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確規定了環境監管失職罪。環境監管失職罪的構成特征有:
(1)環境監管失職罪的客體特征
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環境保護機關的監督管理活動。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其客體是負有環境監管職責的國家執法人員的勤政性及權力行為的正當性。
(2)環境監管失職罪的客觀特征
本罪的客觀表現為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嚴重不負責任,導致環境資源的巨大破壞,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行為。
行為具體表現形式:1濫用職權。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決定,擅自行使環境監管職權。如違反規定發放排污許可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監管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造成重大環境污染的;2不履行職責。環境執法、監管部門玩忽職守;不履行應盡的監管義務。如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不認真審查論證,發現污染事故或隱患不及時排除。對污染嚴重的企業、廠礦不進行制止、處理的等。
(3)環境監管失職罪的主體特征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指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根據《環境保護法》第7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農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由此可見,本罪的主體應限于上述部門中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人員。
(4)環境監管失職罪的主觀特征
本罪的主觀上是過失,也不能排除放任的間接故意的存在。如明知有關單位排放污水、廢氣或固體廢料的行為違反環境保護法,可能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危及公私財產或人身安全,但嚴重不負責任,不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制止,而是采取放任的態度,以致產生嚴重后果。行為人主觀上顯然屬于放任的間接故意,而非過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政府拆遷文件時效多久
2020-12-11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不簽協議一直當釘子戶嗎
2021-02-09紫金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怎么劃分
2020-12-14什么是拆遷補償的抗辯權
2021-02-04